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工业设备正文

工业机器人掀起第二轮热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8 浏览次数:226
工业机器人掀起第二轮热潮         衡量一个国家自动化水平的基准之一是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即每一万名产业工人中拥有的多功能机器人数量。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使用机器人的风潮。例如,比亚迪2009年耗资数亿元引进13台ABB喷涂机器人;富士康计划2014年拥有100万台机器人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华为、中兴通讯、广州光宝也在使用工业机器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的机器人密度是21台,国际平均水平是55台,其中美国是135,德国是251,日本是339,韩国是347。但中国这两年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从总量上看,2010年中国的装机量仅有52290台,2011年上升到74317台。
  
  据IFR预计,中国将会在2014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而从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来看,市场份额寥寥无几。而国内从事机器人制造的企业超过60多家,然而其生产能力、生产水平严重受限于基础零部件、核心部件制造的缺乏。导致60多家企业的全国市场份额不到30%,剩余70%的市场被海外4家龙头企业占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令人堪忧。在自身实力不足、外部压力颇大的情况下,政府及企业如何携手并肩、坚强自身、抵御外侮需要谨慎详细的规划。
  
  从目前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所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用户认可度上。通过何种手段来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抢占装备装备制造至高点,成为每个工业机器人企业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将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同时改变制造业结构,提升附加值,提高创新能力。
  
  在世界22个工业大类中,中国制造业有5个大类位居世界第一,9个大类排名第二。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独占鳌头。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
  
  然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不在于“以量取胜”,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iPhone的利润中,苹果公司拿走58.5%,而我国大陆劳工成本只占1.8%。我国电脑零部件配套率已达95%,但主要是周边设备组装加工,利润率不到5%。2012年我国钢铁消费绝对量下降,每吨钢仅赚1.68元。DVD的出口均价不到45美元,专利费就高达20美元,除去成本后单位利润不到1美元。2011年《金融时报》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有73家工业企业上榜,而中国大陆只有6家。
  
  中国代工也有单纯的代工(简称OEM)和设计导向的代工(简称ODM)之分。其中,OEM依照国际厂商的设计图纸使用自有机械设备代工生产,其附加值低,广东的虎门服装、东莞制鞋、顺德和中山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典型代表。相比之下,从事ODM的制造企业可提供零部件或整机的多套设计方案,附加值稍高。例如,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代工中有93%来自于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和硕五大台系厂商,关键零部件基本由台商代工。
  
  再如零部件制造领域,目前国内许多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如电脑CPU、汽车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空调压缩机等)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的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同样薄弱,大部分设备依赖进口,如光纤制造设备的进口率达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达85%,石油化工装备达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达70%。
  
  此外,“中国制造”还包括缺乏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合资制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资制造,基于模仿创新的自主制造,以及基于原始创新的自主制造等。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实力同样难言乐观。
  
  中国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郭台铭之前宣称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开始实施的标志。和富士康情况相同的还有很多工厂,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用工荒愈演愈烈、员工越来越难管理等各种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开始考虑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
  
  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上,内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当前,中国已具备培育世界级机器人自动化厂商的土壤,机器人等公司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在性价比提升的状况下市场接受度提升,进口替代的前景广阔。
  
  过去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复合增速约30%,不过截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日本的10%和德国的25%,市场空间很广阔;与中国当前近似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曾因人力成本上升驱动机器人行业10年复合增速近50%,由此预计,未来3年中国该行业复合增速可达30%,两到三年后机器人将开始爆发性成长。
  
  当前,机器人是国内机器人行业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已形成了集设计、研发、提供单元产品、成套装备以及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打破了国外大型工业机器人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格局,进口替代的前景可期。
  
  不少上市公司借助本身原本的技术积累和背景优势,开始尝试进军机器人行业,分享行业的大蛋糕。国内自动化龙头公司之一——博实股份宣布进入搬运机器人领域。此前,该公司多年深耕于石化行业,自动化设备在石化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因此机器人可谓是现有产品的延伸。
  
  而由于大股东为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博实股份在机器人研发领域具备先天优势,是国内大部分公司很难比肩的,公司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将会非常快速开花结果,预计未来3年净利复合增速25%。
  
  此外,国内和变频领域领先企业新时达,也将触角伸向了机器人。据悉,新时达在电梯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长年保持第一,2008年以来,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5.58%和23.00%,且毛利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在多年技术积累下,公司拟推出技术壁垒较高的六轴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将成为制造模式变革的核心和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数据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强劲,新安装量年均增长高达40%。专家预计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孙红建议:建立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形成自主产品和品牌;鼓励零部件企业针对机器人整机企业开发配套关键零部件;给予机器人产业资金支持;建立国家智能制造试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